麥克林菁染料試劑產品介紹

2023/3/30 9:25:43  作者:麥克林試劑


     菁染料是能使感光材料增加感光性的一類染料。溴化銀乳劑中加入菁染料后,可使乳劑在染料所吸收的光譜區域中產生新的感光性,從此菁染料在黑白膠卷、彩色膠卷及紅外膠卷等感光材料工業先后獲得廣泛應用。菁染料也常被稱為光譜增感劑或增感染料。

       麥克林酞菁、花菁及方酸菁試劑具有純度等級高、生產工藝先進、支持研發定制等特點,能被廣泛適用于各類科研項目、研究實驗中,歡迎選購。

 

       

       本文通過以下幾點簡單介紹麥克林菁染料試劑的產品特性及相關應用:

        1.酞菁

        2.花菁

        3.麥克林菁染料試劑產品規格

 

酞菁

       定義

      酞菁(Phthalocyanine),是一類大環化合物,環內有一個空腔,直徑約2.7 × 10−10m。中心腔內的兩個氫原子可以被70多種元素取代,包括幾乎所有的金屬元素和一部分非金屬元素。酞菁環的配位數是四,依金屬的原子尺寸和氧化態,一個或兩個(對部分堿金屬而言)金屬原子可以嵌入酞菁的中心腔內。如果金屬趨向于更高的配位數,金屬酞菁的分子會呈角錐體,四面體或八面體結構。錒系和鑭系金屬是八配位的,這兩個系的金屬酞菁呈現三明治型結構。

 

      概述

       酞菁分子中心是一個由碳氮共軛雙鍵組成的18-π體系,它的吸收譜可見區680nm和近紫外區340nm處有強吸收峰,分別稱作Q帶和B帶(Soret帶)這兩個帶尤其是Q帶是酞菁類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帶,可以作為酞菁成環的標志。

       酞菁的電性質研究表明,該類化合物是一種有機半導體,帶隙寬度為1.5ev左右,一般是p型半導體,通過改變酞菁環上的取代基和中心金屬的類型可以修飾或改變酞菁的性能,得到性能各異的功能材料,當酞菁周邊的取代基連上強拉電子取代基如 -F 和 -CN 等時,甚至可以轉化為n型半導體。

 

      合成

       酞菁通常由鄰苯二酰衍生物的環化四聚合反應合成,即鄰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鄰苯二甲酰亞胺、鄰苯二腈、1,2-二溴苯或1,3-二亞氨基異吲哚啉。制備金屬衍生物最常用的方法是鄰苯二腈的金屬模板反應,而1,3-二亞氨基異吲哚啉是用于獲得非金屬酞菁。制備非金屬酞菁的另一種方法是用醇鈉或醇鋰處理鄰苯二腈,可以得到堿金屬酞菁,緊接著用無機酸去掉金屬得到非金屬酞菁。而且,在對苯二酚、四氫嘧啶存在下加熱鄰苯二腈可獲得非金屬酞菁。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鄰苯二腈和異吲哚啉在高沸點有機溶劑中合成酞菁,用這兩種前體合成酞菁的優勢在于易提純及產率較高。

 

 

      相關化合物

 

 

花菁

       花菁(Cyanines)是一大類熒光染料,盡管其名字中帶“青”字,但其電磁波譜從紫外(UV)覆蓋的近紅外(NIR)。